栏目导航
报告题目:有机小分子电荷传输材料在钙钛矿电池中的应用
报告人:西南大学 朱琳娜 博士
主办单位:新材料技术学院
时间: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10:00-12:00
地点:材料科技楼305
报告摘要: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低成本,高效率,器件制备简单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迅速跃升为太阳能电池领域一颗耀眼的新星。电荷传输材料在钙钛矿电池中起到传输电荷,在界面处形成良好欧姆接触的作用,可防止界面处的电荷复合,对于电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课题组在基于有机小分子的空穴传输材料(HTM),电子传输材料(ETM)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1、开发了以廉价易得的四苯乙烯为核心的一系列小分子HTM,并围绕这一核心基团,研究了外围取代基结构,取代位点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2、首次以经典的吸电子单元如联吡啶、苯并噻二唑为核心结构构建了一类D-A-D型小分子HTM,吸电子中心的引入增加了分子的偶极相互作用,有利于电荷传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化合物的HOMO能级,有利于提高器件的开路电压。所制备钙钛矿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大于18%,且器件填充因子超过80%。3、首次将ITIC类稠环非富勒烯受体材料作为电子传输层应用于倒置钙钛矿电池中,研究了分子结构与电荷传输性能之间的关系。这些ITIC类衍生物单独作为电子传输材料时,器件效率在15~18%之间;作为界面材料,器件效率最高接近20%。
报告人简介:
朱琳娜,西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及能源相关研究。研究方向有: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染料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水溶性荧光探针分子的设计与检测应用;同时也有关于碳材料的功能化修饰并应用于相关能源材料研究领域。目前以第一作者在chemcommun、j.phys.chem.B、chem. Asia.J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