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校园要闻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场大厅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七)
发布时间:2022-10-20 21:03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率:

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学校积极组织干部师生就近就便收听收看,认真聆听、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表达自己的感想。

科研处处长、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院长  罗天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校既是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也是向外界输送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始发站。基于当今全民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不仅要扩大高素质人才的数量,更要提高创新型人才的质量,将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人才培养事业“做大做强”。

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蒋礼文

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要带头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教师始终不忘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自觉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要教育青年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将小我融入大我,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  杨桦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彪炳史册的历史性盛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应旗帜鲜明讲政治,听党指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根铸魂,教书育人,用艺术点亮孩子们的心灵。

园林与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  刘小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作为农林类学院,我们要坚决响应号召,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致力乡村全面振兴,开展涉农专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三农”情怀和工匠精神、知农爱农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担当起强农兴农重大使命。

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  颜珂

成就彪炳史册,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使命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将自觉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刻理解其历史洞察力、理论引领力、实践指导力,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更高的政治觉悟投身党的教育事业,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赵锋

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继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积极推动“三全”育人工作,努力做好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立鸿鹄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党总支书记  黄贵懿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振奋人心,作为离退休工作干部,要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务实推进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引导和教育老同志继续听党话、跟党走,把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团结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要用心用情、精准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服务工作,推动服务工作提质增效。要创新工作方式,搭建活动平台,多措并举激励老同志为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发光发热。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李景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处提及“共同富裕”这个关键词,所映射的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两个一百年分阶段、分步骤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的生动写照。

招生就业处副处长  周道林

作为高校就业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实施就业精准帮扶。

党委组织部教师  许浩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作为高校组工战线的一员,很受鼓舞和启发。我们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组织干部工作作为自己的专业和专长,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甘为人梯、甘于奉献、扎实工作,为学校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证贡献一份力量。

园林与生命科学学院教师  李洪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首次将“农业强国”写进报告,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百年近代化与现代化历程,都从农业和农村开始。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感到肩上的重任,着力解决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绿色发展、营养健康等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不懈奋斗,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科研处教师  徐泉森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10年来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高校科研领域焕发出勃勃生机。我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树立科技强国的理念,自立自强,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木工程学院教师  甘元彦

作为一名一线的党员教师,我们深知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

继培学院教师  姚晓兰

党的二十大召开,我深切领会到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因为在外交流学习,但时刻关注学校防疫工作,通过朋友圈看到,关键时刻我们的党员同志总是冲在第一线!不管是教授、院长还是普通教师,不管是年长者还是青年人,大家每天为学生送饭、吃住在办公室,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十来天,可大家依旧任劳任怨。很多次我都看得热泪盈眶,我想这就是我们党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计划财务处教师  刘传会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富、越来越美,越来越让人向往。作为来自农村的一员,对乡村全面振兴充满信心,我将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档案馆教师  潘澜月

新时代,意味着国家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在世界上越来越有话语权和号召力,我们的人民,也活得越来越有底气,越来越硬气。无论是国力昌盛,还是人民的获得感,都是自中国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一个制高点。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也愿贡献一己之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点滴贡献。

党政办公室教师  霍波

新的时代,新的格局,新的盛会,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振奋人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以崭新的面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党话、跟党走,做好党的各项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

党委保卫部教师  赵洁

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我感到非常自豪并备受鼓舞,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坚定信念,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中去,为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向燕

心中有光、素履以往。党的二十大的光是信仰之光,吾辈当不断求索,为党为国不断攀升,吾辈更当载着这份信仰的力量踏上新的征途,目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怀揣信仰,历尽千帆,不负韶华。

药学院学生  张可怡

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将努力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自身信念,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赓续前行,奋楫争先。

园林与生命科学学院学生 刘茗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新征程上三农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换挡提速指明了方向。我们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抓好知识和技能学习,增强本领,为将来更好报效祖国,建设农业强国贡献自己青春力量!

园林与生命科学学院学生 杨莹莹

作为新时代园林人,我们的目光不该停留在那一隅景园风采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更坚定了我的想法。纵观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在党的二十大描绘的蓝图指引下,我院莘莘学子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哪怕要经受更多、更大的考验,也要攻坚克难,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在广袤田野上描绘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供稿审核人:杨正强

编辑:许菲菲

终审:胡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