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近期,新葡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璐教授课题组在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锑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接连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影响因子10.652)、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影响因子8.758)、Solar RRL (影响因子7.527)发表4篇重要学术论文。具体成果如下:
1. Thin film solar cells based on Ag-substituted CuSbS2 absorber.论文链接为: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0320349?dgcid=coauthor
该论文首次报道了利用Ag+取代CuSbS2中的Cu+,以减少晶体反位缺陷形成,并提高结构的稳固性,将器件光电转换效率从0.73%提高至2.48%,使用寿命通过严苛的双85测试。新葡萄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付丽娟为该工作第一作者,新葡萄程江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2. Intensification of Vertical Phase Separation for Efficient Polymer Solar Cell via Piecewise Spray Assisted by a Solvent Driving Force. 论文链接为:
该论文巧妙地设计了一种分段喷涂法,创新地采用TMB(均三甲苯)作为辅助溶剂调节挥发过程,制备了垂直相分离显著的有机吸收层薄膜,获得了高效率的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小面积器件效率高达12.29%,大面积 (21cm2)组件效率达6.68%。程江副教授为本论文第一作者,李璐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工作被X-MOL资讯等专业学术媒体广泛转载。
3. Enhanced Charge Transport in Conventional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a Perovskite-Type LaNiO3 Layer. 论文链接为:
该论文首次将镍酸镧材料用于优化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阳极界面,显著改善了空穴载流子传输,有效提升了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新葡萄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尚乾程为该工作第一作者,新葡萄胡荣副教授、李璐教授为通讯作者。
4.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Thermally Evaporated Sb2Se3 Thin-Film Solar Cells via Substrate-Cooling-Speed Control and Hydrogen-Sulfide Treatment. 论文链接为:
该论文利用衬底冷却速率控制改善了Sb2Se3/CdS薄膜界面,并首次发现了H2S气氛下高温热处理可以有效去除Sb2Se3薄膜表面氧化层,并能显著提高载流子迁移率。通过工艺优化,Sb2Se3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6.24%,该效率是目前所报道的利用常规热蒸发工艺制备的最高效率。新葡萄与西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姚舜为该工作第一作者,新葡萄程江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除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外,上海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也参与了上述研究成果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