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新葡萄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认真落实学校关于教学工作的总体部署,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安全、有序、保质、保量”地开展。
提前谋划、扎实落实
学院成立了疫情防控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疫情防控期间学院的教学工作,召开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分析研判线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周密制定线上教学工作预案,全面保障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开学前提前开展学情调研,精准摸排贫困家庭、居住偏远、缺乏网络学习条件支撑的学生,特殊对待,不做网上学习硬性要求,由教师安排线下学习任务,及时联系沟通,不让一个学生落学。强化教师技术培训,进一步熟悉超星、云班课、腾讯等教学平台的使用,开展教学预演。
针对部分教师信息教育技术能力不足和畏难情绪,学院针对不同学习平台,以技术熟练的老师为组长,形成云班课、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平台、超星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小组,指定具体的帮扶教师对象由各平台小组进行帮扶,利用各种渠道不断加强沟通交流,提高教育技术的使用能力,小组内部提供即时的在线技术支持,互帮互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了帮扶教师对象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树立了信心,最终实现了成功的线上教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自主选择,充分发挥优长,往往准备1-3套线上教学方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设计,实现教学平台使用中的优势互补,确保教学质量“不打折”,师生互动活跃,学生认真完成线下作业,教学效果良好。
课程思政,以德树人
开学伊始,学院教师关心学生在抗疫期间的身心健康,采取了公开信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帮助学生纾解心理焦虑,勉励学生认真学习,共克时艰。
数学专业课程内容积淀深厚,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哲学思辨与人文主义情怀。学院教师以教学内容为载体,挖掘课程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以讲故事的形式,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适时融入思政元素,发掘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润物细无声。引导学生做人做事时要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有理有据,解决问题逻辑清晰,面对挫折坚强以对。比如在数学分析课上,学生明白了定积分的思想:分割,求和,取极限,化繁为简,以直代曲。在兰尧尧老师的引导下,领悟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任何挫折,都可以“分割”,逐个解决,方法总比困难多。
两周以来的线上教学,师生之间互动频繁,交流增多,平时几乎不提问的学生意想不到地活跃,教师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时调整心态,解决问题时培养严谨、细致的习惯,要有工匠精神,敢于探索,不惧挫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
实行线上线下实践模式,保障效果
防疫期间,针对大四考研学生实习、复试,大三学生试讲等现实问题,学院在综合衡量各种因素后,决定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模式。中小学生正式返校前,师范专业考研学生加入到指导教师班级,和指导老师一起开展线上教学以及班级管理活动,中小学生正式返校后,再到校开展线下实习,并做好线上和线下的所有实习记录。成立由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校内导师共同组成的指导小组,合理分配学生,按时间节点有序开展各项线上试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利用线上平台,指导教师加强了交流和指导,学生加强了学习和自我反思,既保证了教学活动时间不缩水,也保障了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能力培养,取得了阶段性的良好效果。针对考研复试有希望的学生,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明确复试阶段的准备工作,学院建立了考研复试指导群,开展了线上交流活动,并动员教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去帮助学生,尽最大努力提高学生考研复试的成功率。
加强督导,保障质量
学院成立了线上教学质量督导工作组,和班级学生信息员构成联动机制,做到全方位监控,不落下一个死角。强化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平台运行监管,采用“三进三看”法,即进教学班QQ群、进直播、进平台后台,看教学情况、看教学资料、看视频回放,及时反馈信息,及时整改,充分保障在线教学质量。